傳木鐸金聲,展京師風范,,講述北師大人自己的故事。
夏星輝(左三)與學生們在一起
夏星輝,,環(huán)境學院教授,。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,,教育部“長江學者獎勵計劃”特聘教授,曾入選“教育部新世紀優(yōu)秀人才支持計劃”和“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(yǎng)工程”,,2015年獲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,,2016年獲中國青年科技獎。主要從事流域水環(huán)境研究,,重點研究水-沙-污染物/碳氮等營養(yǎng)元素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的形態(tài)和生物有效性,。主持國家“973”課題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以及國際合作項目等20余項,。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,,同時還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,北京市自然科學一等獎,,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和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項,。以第一/通訊作者發(fā)表SCI論文80余篇,其中《環(huán)境科學與技術》等TOP刊物論文36篇,。
當提起科學家時,,我們往往會想到什么?戴著一副度數(shù)不低的眼鏡,,不茍言笑,,而且,似乎總是男性居多,。然而夏星輝,,她是不同的。
作為一名環(huán)境專業(yè)的學生記者,,我不僅有幸聽她的課,,還擁有很多與她面對面交談的機會,因此,,我被她深深吸引,。她思維很快,表述清晰,,卻也不會帶給你緊張感,,甚至她總是會為你考慮得更周到些,。她身材中等,一頭的短卷發(fā),,說話時嘴角總噙著一抹微笑,,語速適當,優(yōu)雅又溫柔,。在提到自己的成果時,,她的眼睛里是滿滿的欣喜與自豪;提起對待學術的態(tài)度,,理性和踏實是她強調的重點,;回憶起自己的求學經(jīng)歷,她的言語間充滿感恩,。她的身上,,是知識沉淀下的優(yōu)雅和閱歷帶來的從容。
在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獎評選中,,她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獲得二等獎,。她說,“我只是熱愛科研,,每每看到成果出來,,總能給我莫大的鼓勵?!边@就是夏星輝,,中國環(huán)境學一名優(yōu)雅的“科學匠人”。
“做科研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腳踏實地”
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,,她十分理性,。“我認為做科研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腳踏實地,?!痹诓稍L的過程中,夏星輝多次提到這句話,。
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,教育部“長江學者獎勵計劃”特聘教授,,曾入選“教育部新世紀優(yōu)秀人才支持計劃”和“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(yǎng)工程”,,2015年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獲得者,2016年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……她用這份漂亮的履歷告訴我們,,在科研的道路上從來沒有捷徑,,只有腳踏實地,才能一步步邁向科研的高峰,。
無論是在課堂上,,還是在野外采樣的過程中,,她總是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,并在遇到困難時理性思考問題的來由,,將挫折變成科研過程中的寶貴經(jīng)歷,。
在一次采集水庫沉積物樣品的過程中,科研小組租了一輛體積較大的客船,,當時水面上風平浪靜,,干擾較小,但大家卻始終無法使船在采樣點穩(wěn)定住,,這樣就很難采到需要的沉積物樣品,。一直拿著采樣儀器的男生累得滿頭大汗,大家剛剛來到野外時還是歡欣愉悅,,后來就變得垂頭喪氣起來,。見此情景,夏星輝便鼓勵大家不要急躁,,應該積極思考,,找出原因。終于,,同學們發(fā)現(xiàn)由于船體積過大,,而且配備的是自動引擎,即使在無風的水面,,位置也難以固定住,。于是,大家當即決定換成一艘手動控制的小船,,終于成功穩(wěn)定在采樣點,,采到了實驗所需的樣品。
夏星輝后來常常在自己的課堂上提起這件事,。她語重心長地告訴學生們,,在科研上遇到困難首先要善于思考,而不要畏懼退縮,。
這只是夏星輝科研過程中的一件極小的事,,但卻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她對待科學研究一貫秉持的理性認真、嚴謹求實的治學精神,。
她和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的課題是“流域水沙條件對水質的影響過程及機理”,,這一課題在環(huán)境生態(tài)領域一直少有人問津,但在夏星輝眼里,,卻是她認定一定要做好的大問題,。在采訪過程中她這樣說道,“我不會追求國際研究的熱點問題,,而是更關注當前實際存在的環(huán)境問題,,只要存在,,其背后隱藏的科學問題就值得我去研究?!?br/>
世界上許多河流具有高泥沙含量的特征,,我國尤為突出,黃河就以多泥沙著稱,,但目前現(xiàn)行地表水質量標準,、水質監(jiān)測規(guī)范以及水污染防治技術不適用于高含沙河流,嚴重影響流域水環(huán)境管理決策,。因此,,夏星輝團隊針對這一國家重大需求,以我國河流的主要污染物(耗氧性有機污染物,、有毒有機污染物,、含氮化合物和重金屬)為研究對象,以黃河,、長江和海河為研究重點,,闡明了泥沙對污染物遷移轉化過程的影響,揭示了泥沙對水質的影響機理,,剖析了泥沙對水質評價的影響,,取得了開拓性和系統(tǒng)性的創(chuàng)新性成果,共發(fā)表了SCI論文110篇,,8篇代表性論文總他引900余次,。成果受到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、肯定和高度評價,。
“為學生播撒知識的種子“
當看到學生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施展才華,,取得優(yōu)異成績,實現(xiàn)人生價值時,,曾經(jīng)是他們導師的我真的感到無比高興,。”在第三十二屆教師節(jié)表彰大會上獲得表彰時,,夏星輝這樣說道,。
腳踏實地,不僅如此要求自己,,同樣的,,她也如此要求學生。她提到了自己教學育人的方式方法,,“我非常愿意指導本科生做科研項目,通常會讓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開組會,,鼓勵他們在本科期間培養(yǎng)較好的科研素養(yǎng),,這也是我作為北師大教師該做的事”,。
對于有志做科研的同學,夏星輝總是悉心教導,。她說:“首先一定要打好專業(yè)理論基礎,,然后是要積極培養(yǎng)自己的實驗技能,并在日常學習和科研中鍛煉邏輯思維,,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忽略的是鍛煉文字概括能力和寫作能力,,這樣才能做出好的成果并將它完整準確地描述出來?!?br/>
而夏星輝的課堂上也總是坐得滿滿當當,,每個學生都聚精會神地認真聽講。她的學生這樣評價她,,“夏老師講課時語速不緊不慢,,對我們像鄰家姐姐一樣平易近人,像慈祥母親一樣細心呵護,。作為一名優(yōu)秀教師,,她令我們受益匪淺?!?br/>
“我是一名真正的師大人”
1992年,,夏星輝從武漢大學環(huán)境科學系本科畢業(yè),來到北師大環(huán)境科學研究所攻讀碩士,。北師大環(huán)境科學研究所是由我國著名環(huán)境保護專家劉培桐先生創(chuàng)建,,也是當時國內最好的環(huán)境研究所。她坦言,,自己在本科期間就一直向往能夠來北師大繼續(xù)深造,。經(jīng)過努力,她以專業(yè)第一的成績考入北師大,,師從許嘉琳教授,。
“許老師是一名嚴師?!?/span>
夏星輝回憶道,,“這種嚴格的要求培養(yǎng)了我,給我以后的科研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,?!?br/>
1998年,夏星輝在北大取得博士學位,,應母校邀請,,她回到北師大環(huán)境學院任教。從此,,她與北師大結下不解之緣,。至今,,她在北師大任教已有十八年。
“我非常熱愛北師大,,是北師大成就了我,;我非常熱愛環(huán)境學院,是環(huán)境學院給了我各種鍛煉的機會,,引領著我在教學和科研的道路上一步步前進,。我是一名真正的師大人?!?br/>
她在師大成長,,從默默無聞到享譽中外,從一名青澀的青年教師成長為從容淡定的科學家,。她活躍在師大的講臺上,、實驗室里,或是奔波在祖國的大江大河間,,抑或輾轉于學術會議,,她的工作、生活忙碌而充實,,單調卻不枯燥,。
如今的夏星輝,認真踏實,,嚴于律己,,執(zhí)著地耕耘在教學科研第一線。她總是從容不迫地在科研的高峰上不斷攀登,,從不妥協(xié),,從不畏懼,哪怕這座高峰后是更高的山,,這條路的盡頭還有更遠的征程,。她的安靜里蘊藏著巨大的力量,她的不爭里是對真理的渴望,,她的隨和里飽含著對生命的熱愛,。她也期待著,有更多有志中國環(huán)境事業(yè)的青年們,,能夠坐得住“冷板凳”,,踏踏實實地去探索更多的真理。